首页

优美之家坐脸

时间:2025-05-25 02:59:40 作者:神二十乘组首次出舱 为何半夜起床关门? 浏览量:62855

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。从前,车马慢,书信远,写信、寄信、等信、读信,人们用十天半个月来完成一个回合的思念。如今,书信早已不再是通讯首选,而是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温暖印记。展开一张张泛黄的信纸,凝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,思念有了形状,情怀得以沉淀。

  今天这一封书信,“写信人”是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,“收信人”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,两人是挚友,更都是足以彪炳史册的中国科学家。这封信不长,但杨振宁读后却受到极大震荡,甚至无法控制情绪,热泪盈眶。信里究竟写了什么?一起来看↓↓↓

  今年是邓稼先的百年诞辰,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举办的邓稼先生平事迹展上,展出了这封信:“振宁:关于你要打听的事儿,我也向组织上了解,寒春确实没有参加过我国任何有关制造核武器的事,我特此写这封信告诉你。”

  写这封信的那一年,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第一次回到新中国,在北京见到了阔别22年的老朋友邓稼先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试爆成功以后,美国报纸上有传言说,美国核物理学家寒春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工程。寒春参加过美国原子弹的研制,在1948年到了中国延安。1971年的那次见面,杨振宁好奇地问邓稼先:“中国的原子弹是不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?是不是有别人帮忙?”邓稼先说要去研究以后再回复杨振宁。

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(2009年采访):结果周总理亲自批,说是实际是怎么回事你就怎么讲法。所以邓稼先就给我写了封信。信上是说中国原子弹的发展,除了最开始时有少数苏联的帮助以外,没有任何一个外国人的帮助。我第一次知道整个这件事情是中国人自己做的,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感情上的震荡,当时我泪流满面。

  收到老朋友的信,杨振宁看完以后就哭了,他跑到洗手间平复了情绪以后才出来。

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:我这一辈的人在年轻的时候,知道中国被外国人欺负,那么现在咱中国人自己站起来了,自己制造出来世界最重要的武器,在我这一辈人的心理上有巨大的影响。第二个邓稼先是我的好朋友,从小就非常熟悉,他能够在整个中国的前途的发展上做这么大的贡献,对我当然有很大的影响。

  命运的齿轮转动到了1986年。那年3月14日,邓稼先因为身患直肠癌,住进了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。

  “我今天第一次打化疗,打完后挺不舒服的。”这是邓稼先写给他的同事,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参与原子弹和氢弹研制的于敏和胡思得的信。在这封信中,邓稼先提到了当时正在撰写的《关于我国发展核力量的几点建议》。20世纪80年代,国际上风传要禁止核试验。当时,他组织了一支队伍调研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发展,觉得中国的核试验必须加快步伐,如果国际上都停止了核试验,而中国的核武器水平还差距很大,之前的努力可能会功亏一篑。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思得:如果停了的话,那么你新的就上不去,还是回到原来的一代核武器,这样的话又粗又笨。所以邓稼先感到形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紧急。

  “老胡,我明天还要动一次手术,来文我看了两遍,我觉得可以了。但最后一段要同星球大战,如激光,电磁轨道等高技术联系起来。”

  手术后为了缓解身体的痛苦,给胡思得的信和发展核武器的建议,邓稼先是坐在汽车轮胎的橡皮圈上写的。

  跟时间赛跑,邓稼先在1986年4月完成了这份《关于我国发展核力量的几点建议》。党中央采纳了他和于敏共同提出的这份建议,此后,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开始加快发展。

  1996年7月29日,我国进行了禁止核试验前最后一次核爆试验。邓稼先和他的继任者们,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的发展,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。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思得:我一拿到实验结果以后,这个结果很漂亮,我说感谢老邓,历代的中物院的领导和群众,基本上都是按照他定的方向在继续干,这是我们可以告慰老邓在天之灵的。

  1964年10月16日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,直到1986年,国内才公开报道了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,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。邓稼先用一生践行了什么是“干惊天动地事、做隐姓埋名人”。前些年,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女士在整理邓老遗物和文书时,发现了这样两张照片。

  这一张是1986年3月拍摄的,邓稼先用手比画着一个足球大的东西,大家注意看,衣服里面不是白衬衫,而是病号服,因为这是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,当时邓老的直肠癌已到晚期,导致大出血。大量记者前往医院去采访他,问邓稼先“我们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有多大”,邓稼先就比画出了这样的手势回答大家。

  而在这一张照片上,邓稼先用手比画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形状,其实这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的大小。当时邓老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阶段,他对妻子许鹿希说:“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,那么,我仍选择中国,选择核事业,选择你。”

  在今天我们读到的邓稼先写给杨振宁的那封信中,邓老寄语挚友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同途。”五十年后,当杨振宁再回忆起这句话时说:“当时还不明白什么是共同途,今天我可以说,稼先,我懂你的意思,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,我现在符合你‘共同途’的瞩望,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。”杨振宁回应的不仅是挚友的热切期待,更是一份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奋斗默契,是一份千里共同途的家国情怀。

  同样是在这封信中,邓稼先还和挚友杨振宁谈到了这样一个话题,什么是“人生的意义”,邓稼先引用毛主席的话说:“成千成万的先烈,为着人民的利益,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,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,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!”邓稼先写到,我想人生的意义就应该遵照毛主席所说的这句话去做。如信中所言,邓稼先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。“人生的意义”到底是什么?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,他们交出的答案,早已力透纸背,镌刻在白纸黑墨的字里行间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杨潇 文为明 王刚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新健康|元宵、汤圆怎么吃才健康 听专家细说

刘结一:一是密切跟踪研究经济形势,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。全国政协紧扣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,组织委员和专家召开研讨会,动态分析经济运行指标,研判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,就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出针对性建议,形成专题报告。每季度举行一次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,围绕经济平稳运行,及财政、货币、就业政策和热点经济问题深入协商议政,为稳定市场预期,提振发展信心建言献策。

西渝高铁全线重难点工程任河特大桥首个0号块浇筑完成

对于传染病的防护原则和方法,历代藏医都有论述,其中最重要而详细的记载,见于1300多年前藏医“医圣”宇妥宁玛·云丹贡布编著的《四部医典·秘诀医典》。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,藏医药总结出了用熏药、藏香、藏药方和饮食起居配合的瘟疫防治方案。

作家刘广迎新作《唤醒》展望未来人类生活图景

在我看来,俄中两国影视界按比例投资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,以及联合摄制影视剧的发展,将带来双方影视艺术的成功和快速进步。俄罗斯的电影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,无疑可以成为俄中影视艺术合作的催化剂和桥梁。

广西隆林一辆大巴车行驶中发生侧翻 11人受伤送医

针对全年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,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认为,首先是消费分层,未来的消费追求性价比以及多元化、细分化的体验,比如体育旅游、影视旅游、美食旅游等多种主题旅游。其次是各地要持续提高集成化的创新能力,从策划定位的细分市场、产品方向、业态组合、运营优化等方面着手,“投建运”的开发运营未来非常有必要。

台湾青年:长城特别壮观,和课本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

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4年下半年四川铁路建设任务依然繁重,将全力保障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、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建成投产,确保成渝中线、成达万高铁、渝昆高铁等项目重难点工程建设工期得到有效管控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